2025年4月30日,美国参议院上演了一场罕见的“平局投票”。两项涉及特朗普关税政策的议案均以49:49陷入僵持,最终由副总统万斯投下决定性一票,才勉强维持现状。这场表决暴露了三个关键问题:共和党内部首次出现3名议员倒戈支持民主党;前参议院领袖麦康奈尔缺席首轮投票,其发言人公开反对关税政策;若民主党全员到场,结果可能直接逆转。
三个月前,特朗普提名驻以色列大使时还以53:46过关,如今优势已荡然无存。国会山的灯光下,共和党议员们不再掩饰分歧——当关税政策从“贸易武器”沦为“全民税负”,忠诚正让位于现实利益。这场投票是否预示着更大规模的反叛?
2025年第一季度的经济数据给了特朗普政府一记重拳:美国GDP环比萎缩0.3%,创下三年来最差纪录。曾被承诺的“万亿关税收入”化为物价飙升和工厂倒闭,连前财长萨默斯都称之为“灾难性的100天”。4月19日,纽约、华盛顿的“Hands Off”抗议活动蔓延至20个州,示威者举着“关税=税收”的标语包围联邦大楼。
民调机构的最新数据显示,特朗普整体支持率跌至44%,经济政策反对率达55%。更致命的打击来自三位前总统——奥巴马斥关税“伤害美国”,拜登指责“破坏性执政”,克林顿则警告“国家分裂”。当党内分歧未平、民间怨声又起,特朗普的“经济牌”还剩多少说服力?
“24小时解决俄乌冲突”的豪言,在2025年成了国际笑话。谈判陷入“停火顺序”的死循环:乌克兰要求先停火后谈判,俄罗斯坚持“停火即给乌军喘息之机”。特朗普改口称当初“只是玩笑”,却难掩其外交团队在伊朗核协议上的同等窘迫。
原定4月底的第四轮美伊谈判突然延期,症结在于伊朗拒绝放弃铀浓缩技术,而美国一边谈判一边追加制裁。这种矛盾策略让中东问题观察家摇头——当特朗普试图将资源转向亚洲时,连传统盟友以色列都在搅局。国际舞台上的屡屡失手,是否正加速其政治资本的流失?#图文打卡计划#